活性炭抗癌药剂的淋巴导向性
利用纳米活性炭吸附抗癌药物制剂具有粒径小的特点,因此容易从胸腹腔中被淋巴系统摄取,进而移行到淋巴结中。1985年,荻原明郎等在用丝裂霉素(MMC-CH)剂做动物实验发现,当给大鼠腹腔内投与MMC-CH制剂时,MMC-CH可以通过大网膜、横隔膜的下面和骨盆腔在10min以内到达淋巴系统,再进一步到达下面的旁大动脉淋巴结和静脉角淋巴结。荻原明郎等在1987年对PEP-CN制剂在组织内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制剂能够定向分布于淋巴结,并在该处长时间维持较高的浓度,这正是在治疗淋巴结癌转移时所需解决的。一方面,可以利用本制剂的这一性质定向有效地抑制或杀死转移到淋巴结的癌变细胞;另一方面,纳米活性炭移行到淋巴结的同时会把淋巴结染黑的性质,根据这一特性施行淋巴结清除手术,彻 底清除转移的淋巴结。在临床上后者比前者的应用更为广泛,常见有关于胃癌、乳癌等的临床报告。
![]() |
河南嵩山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巩义市东周路 电话:0371-66550288 传真:0371-66550299 手机:13643866137 网址:http://www.hnsslc.com/ 手机版 管理入口 备案号:豫ICP备18027134号-1 技术支持:巩义企业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