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剂(活性炭)的吸附动力和机理

发布时间:2022/9/9 10:49:42 浏览次数:244
文章来源:嵩山科技网络部 作者:嵩山科技小编

在一个吸附系统中,吸附质最终会在吸附剂表面和主体相之间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的定义即是达到平衡的速率。吸附平衡并不是瞬间出现的,因为吸附速率通常受到传质过程的限制,并由吸附剂和吸附质的性质共同决定。

吸附过程机理如下:

(1)液相传质(对流)

吸附质必须首先从溶液主体向活性炭颗粒周围水的界面层(液膜)传质。在相对静止的水中,这种运输主要通过被动扩散完成,也可通过剧烈混合造成紊流以强化传质,例如在流经GAC填料床的过程中或是PAC在水处理单元的混合过程。

(2)边界层扩散

吸附中可能还有额外到碳表面的传质阻力,这与吸附质从本体溶液通过稳定的水层运输有关,这个水层围绕在吸附剂颗粒的周围,称为流体力学边界层、液膜或是表面膜。经过边界层的传质是通过分子扩散发生的,分子扩散的驱动力是浓度梯度。扩散速率取决于系统的流体力学性质。

(3)内部扩散

内部扩散是指吸附质从吸附剂颗粒表面进入,如活性炭颗粒,在颗粒内运输到吸附位点的过程。这与系统的流体力学条件无关,但与颗粒尺寸及孔结构有关。内部扩散可能有两种机理:一种是孔内扩散,溶质分子在被液体充满的空隙中的扩散;另一种是孔表面扩散或者固相扩散,它是指溶质沿着吸附剂表面的扩散。孔表面扩散只有在表面活化能较弱,不足以阻碍分子的表面流动性时才会发生。这在具有高比表面积、孔隙狭小的多孔吸附剂中可能更重要。通常情况下,大孔扩散和微孔扩散分别被称为孔内扩散和孔表面扩散。孔内扩散和孔表面扩散在吸附剂颗粒内部经常是同时发生的。

(4)表面吸附

完成了一系列的传质之后,吸附质到达吸附有效位点,吸附质和吸附剂表面就会发生吸附。就物理吸附而言,吸附本身是非常快的。因此,前述的一系列扩散传质步骤中速度最慢的一步,就称为限速步骤,它将决定吸附质从溶液中被吸附去除的整体速率。在某种情况下,如果吸附伴随化学反应改变了分子的性质,而化学反应比扩散过程慢,可以此控制去除速率。

字体大小[ ]

  河南嵩山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巩义市东周路
电话:0371-66550288  传真:0371-66550299    手机:13643866137
网址:http://www.hnsslc.com/  手机版   管理入口
备案号:豫ICP备18027134号-1     技术支持:巩义企业网

豫公网安备 41910102000108号      网站地图